我們天天生活的大城市,大家知道我們所生活的城市道路設計規范嗎?知道哪里該用什么植物哪里該用什么設計嗎?你以為還是你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呢?其實不是的,道路設計有它該有的規范,下面重慶市政工程廠家小編給大家敘說一下吧。
城市道路概論
?道路按其所處位置、交通性質及使用特點可分為公路、城市道路、鄉村道路、林區道路、廠礦道路五種。?
城市道路網
?1.方格網式?便于建筑物布置,交通組織簡單,易于識別方向;對角線兩點繞行路程長。?2.放射環形式?中心區與郊區聯系短捷,道路分工明確,易適應自然地形;易把車流導向市中心。?3.自由式?利用自然地形,節省投資,形式自然;影響建筑物布置,不易識別方向。?4.混合式?綜合以上三種的優點。
道路綠地率指標
園林景觀路綠地率不得小于40%;
紅線寬度大于50m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小于30%;
紅線寬度在40—50m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小于25%;
紅線寬度小于40m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小于20%。
道路綠帶設計
分車帶綠地包括 行道樹分車綠帶、兩側分車綠帶、分車綠帶、路側分車綠帶
分車綠帶寬度小于1.5m得,應以種植灌木為主,并應灌木、地被植物相結合。
行道樹綠帶寬度不應小于1.5m。
行道樹綠帶種植應以行道樹為主,并宜喬木、灌木、地被植物相結合,形成連續綠帶。
道路交叉口視距三角形范圍內,行道樹綠帶應采用通透式配置。在此三角區內不能有建筑物、廣告牌以及樹木等遮擋司機視線的地面物。在視距三角形內布置時,要使其高度不得超過0.65—0.70m,宜選矮灌木叢生花草種植。
兩側分車綠帶寬度大于或等于1.5m的應以種植喬木為主,并宜喬木、灌木地被植物相結合其兩側喬木樹冠不宜在機動車道上方搭接。
分車綠帶應阻擋相向行駛車輛的眩光,在距相鄰機動車道路高度0.6m 至1.5m之間的范圍內,配置植物的樹冠應常年枝葉茂密,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倍。
路側綠帶應根據相鄰用地性質、防護和景觀要求進行設計,并應保持路段內的連續與完整的景觀效果。
瀕臨江、河、湖、海等水體的路側綠地,應結合水面與岸線地形設計成濱水綠帶。濱水綠帶的綠化應在道路和水面之間留出透景線。
道路護坡綠化應結合工程措施栽植地被植物或攀緣植物。
停車場周邊應種植高大庇蔭喬木,并宜種植隔離防護綠帶;在停車場內宜結合停車間隔帶種植高大庇蔭喬木。
樹種和地被植物選擇
道路綠化應選擇適應道路環境條件、生長穩定、觀賞價值高和環境效益好的植物種類。
寒冷積雪地區的城市,分車綠帶、行道樹種植的喬木,應選擇落葉樹種。
行道樹應選擇深根性、分枝點高、冠大蔭濃、生長健壯、適應城市道路環境條件,且落果對行人不會造成危害的樹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