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兩年來,許多高速公路建成不久,瀝青路面的早期破壞便時有發生。這些損害主要表現在:路面混合料透水和蓄水的情況相當普遍,在不少地區的雨季或春融季節,路面唧漿、松散、坑槽成為嚴重的破壞形式。因此重慶市政工程小編覺得分析并制訂措施防治水損害,具有重要意義。
瀝青路面是附著了瀝青的集料粘在一起的集合體。對瀝青路面來說,瀝青與集料的粘附性和抗剝離性能是保證路面性能基本的條件之一。
所謂瀝青路面的水損害,是指瀝青路面在存在水分的條件 下,經受交通荷載的反復作用,一方面水分逐步侵入到瀝青與集料的界面上,同時由于水動力的作用,瀝青膜漸漸從集料表面剝離,并導致集料之間的粘結力喪 失而使路面破壞。由于在瀝青路面的材料選擇上,一般選擇堅硬 的質優石料,采用較粗的粒徑,適當減少瀝青用量等措施,帶來了某些隱患,即瀝青路面的水穩定性不足,在春融季節及雨季,好端端的路面逐漸出現麻面、松散乃至坑槽。水損害已經成為路面破壞的一種主要模式。
瀝青路面水損害的機理和特征,可以從破壞的發展歷程上看出:
應該注意的是,水損害有可能是從瀝青面層的下面層開始的。由于水分進入瀝青路面,滯留在基層上面,瀝青面層的下面層又往往是空隙率較大的瀝青碎石或Ⅱ型瀝青混合料,空隙中充 滿著水分,給瀝青路面水損害造成了潛在的威脅。所以在集料與瀝青膜剝離、發生松散后,瀝青混合料不再成一個整體,集料在荷載作用下對基層表面產生撞擊,基層的粉質部分如水泥、石 灰、粉煤灰以及土質部分便成為稀漿,通過路面的縫隙向上擠出,在瀝青路面上可以看到白色的唧漿,面層可見局部的龜甲狀裂縫,這是瀝青路面水損害較為明顯的標志。當瀝青路面上出現一 塊塊泛白色的網狀裂縫區的時候,下面層已經成為瀝青膜全脫落的松散集料,坑槽已不可避免。
如上所述,瀝青路面的水損害是來源于瀝青膜從集料表面的 剝離,其條件是水分介入到瀝青與集料界面上,改變了瀝青、集料與水分的關系所造成的。那么,預防水損害的關鍵就是要通 過三個途徑來解決:①防止或減少水分進入瀝青混合料內部,不致侵入到瀝青與集料的界面中去;②提高瀝青與集料的粘附性, 提高集料之間的粘結力;③防治路面開裂,水分下滲。